昨晚,钟点工阿姨在我家做晚饭时问了我一个问题,说今年要不要买房。
我反问她为什么要买房呢?
她回答说因为货币拿在手上贬值,辛苦赚的钱都被稀释掉了。
然后就在想,货币贬值已经是这么深入人心的一件事了吗?
好吧,我们知道,人和人之间要拉开财富差距,重点在分配环节而不在创造环节。
金融在财富分配环节,是可以让一部分人轻松拿走另一部分人的财富的。
过去,这个方法叫货币稀释,或者说通过资产为锚作债务扩张。
简单说就是找到劳动时间价值的锚,比如房产,然后通过负债买入房产。
当货币贬值时,你的债务也跟着贬值,但由于资产没贬值,因此你靠债务吸收了他人的财富。
依靠财富分配环节的漏洞,快速做大了你的财富。
这个方法在2021下半年发过多篇文章详细描述过。
但是。。。
如果人人都认为货币要贬值,我们又要去吸收谁的财富?
我们知道,穷人和富人,都很难收割。
真正容易被收割的其实是中产。
那么当中产都认为货币要贬值,要负债时,收割中产的,会不会是另外一个方式?
或者我换个问题,货币贬值,是不是操盘手可以为所欲为的?
我们来展开说明。
假定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A国是富国,其人均GDP是B国的十倍。
十倍代表什么意思,代表着A国和B国在可贸易品领域,拥有着十倍的劳动生产率差距。
举例来说,假定A国平均1人月能生产10台汽车,而B国1人月只能生产1台汽车。
那么在贸易时,A国1个人月的劳动就可以换取B国10个人月的劳动。
当然真实情况要复杂得多,10倍的劳动差更多体现在先进科技领域。
但无论A国还是B国,从事科技研发的人们,占比肯定是少数。
更多的人其实在不可贸易的服务业,比如卡车司机,理发师,餐厅服务员等。
虽然A国的理发师和B国的理发师提供完全一样的劳动,但由于各自在各自国家的封闭市场里进行劳动交换,A国理发师的服务对象是A国的富裕科技人员
所以,从货币上看,A国理发师收入也是B国理发师的十倍。
但这只是货币价格的幻象,A国理发师并没有比B国富裕十倍,因为货币是要看购买力的。
A国的所谓富裕,只是体现在购买可贸易的工业品上(比如手机,电脑等)。
而一旦涉及到服务业,就是我的时间换你的时间,大家本质没区别。
所以,虽然人均GDP相差10倍,真实的生活品质相差,连1倍都没有,如果A国恰好处于老龄化而B国在人口红利,那么在B国的生活品质,其实是反超A国的。
当然,在这里,浮现出第一层金融套利机会,就是A国的理发师,可以把A国赚的钱购买B国的房产。
通过将短期资金换为资产的长期现金流(房租),来实现在B国的财务自由。
毕竟A国干一年相当于B国干十年(不考虑消费支出的话)。
二三十年前,很多中国人去日本打几年工,然后回国买上几套房靠租金财务自由,都是用的这种套利方法。
当然,这只是很粗浅的第一层套利,富国赚钱然后在穷国财务自由,所有人都能看明白,所以我们也是看不上的。
第一层不过是雕虫小技!
那有没有在B国赚几年钱,反过来能在A国实现财务自由的方法呢?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层。
由于B国落后,其经济增速就大概率比A国快,因为B可以抄。
抄要比创新简单。那我们假设5年之后,B国和A国在可贸易品领域的劳动生产率差距从10倍缩减为5倍(也就是人均GDP差距变为5倍)。
那A和B这时怎么做生意呢?
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B国科技人员工资不变,但B国货币汇率相对A国上升一倍。
方法二,B国科技人员工资上涨一倍,但B国汇率和A国保持稳定。
如果采用方法一,容易造成国际热钱套利资金涌入(参见广场协议),所以,我们国家采用的是方法二。
也就是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主动提高本国人员工资。
而这就需要发行货币。
当科技人员的工资上涨一倍时,服务业人员由于也在和科技人员进行着劳动交换,所以服务业人员的工资也就被动的上涨了一倍。
由于物价成本归根到底就是背后的人工成本。那么,从B国人民的视角看,货币就贬值了一倍。
于是大家发现,理发费用涨了一倍,牛肉面价格涨了一倍,买包子涨了一倍。
但从A国人民的视角看,B国的货币没有任何贬值,依然可以购买A国同样的产品或服务。
虽然从A国的视角,B国的资产无论是方法一和方法二,都上涨了一倍。但对于我们套利却有着本质不同。
说穿了,方法二可以利用资产的自我造血,而方法一不可以。
从数学上看,当首付为30%,贷款额70%,资产涨一倍,净资产可以是3倍多的利润,如果再加上资产自我造血和债务扩张,资产涨一倍的情况下,极限利润可以到11倍多(数学上的证明就不给出了)。
所以,方法二对于我们来说,将有着激动人心的利润。
当然,A国同样可能也会有货币超发,但由于B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对A是提高了一倍。
那么如果A国货币贬值为原来的一半,B国就必须要贬值为原来的1/4,才能实现汇率上的稳定。
好了,既然抄作业是简单的,既然B国快速提升生产率是一个确定性事件,那么货币贬值(从B国视角看)也就是一个确定性事件。
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收益率,而是确定性!
只有确定性,我才敢上杠杆压上巨大的仓位!
于是,第二层套利机会浮出水面。
与其在A国劳动赚钱再拿去B国买资产。
那还不如利用B国资产的自身造血能力,通过债务扩张的方式大肆扩张财富。
最快的赚钱方式是什么,玩金融啊!
劳动赚钱是加法,资产和债务扩张是乘法。
赚钱一定没有借钱快!
只要货币贬值,资产的货币价格就会膨胀,于是可以抵押出更多的货币购买资产,资产膨胀就可以再次做增量市值抵押,于是可以靠着这个循环扩张出巨额财富。
这个循环的详细操作方法,我在2021下半年的财务自由系列篇已有详细叙述。
当然,这个膨胀循环,是要有JYD辅助的(你懂的),否则按揭限贷已经阻断了你的债务扩张去路。
如果你再懂股市,加上股房周期联动,威力就更大。
这个,就叫在经济增速上加杠杆。我们可以反过来,在中国5年的财富扩张,就比日本劳动赚钱30年还多得多。
轻松实现在东京生活的财务自由。
这个就是第二层套利,利用汇率稳定和经济增长进行套利。
人均GDP每增长1倍,依靠资产自我造血和债务扩张可以达成极限11倍的利润增长(实际情况会有各种限制所以真实达不到11倍,这里说的是上限)。
当然,前提条件是,你得充分信任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能顶住美国压力让货币汇率不升值。
这样才能营造出货币贬值(资产升值)的国内环境。否则我们的资产自我造血就变成了无源之水。
好了,接下来我们再说第三层。
第三层,B国的高速发展终归是有限的,如果某一天B国的经济增速进入低常态。
那么匹配高增速的资产就会比较危险。
进入低常态的可能原因也许有很多,可能是世界老大不愿意给你抄作业了,也可能是人口结构开始恶化。
楼市的估值方法。
我们知道,资产的价值等于未来所有现金流的折现。
每年等额的现金流是一种模式,每年都有增长的现金流也是一种模式。
所以,租金回报比国外低没关系,收入房价比要比国外低也没关系。
只要你的经济增速比国外高,租金和收入都会增长得比国外更快,最终靠长期回报来弥补掉短期的低租售比和低收入房价比。
换句话说,这一切都能被经济增速消化掉。但如果你的经济增速掉了,你资产却还是高估值,那就危险了。
我在前一篇楼市估值模型的文章中提过,一只业绩增速50%的股票,在估值不变情况下,股价每年都会上涨50%。
但如果业绩增速从50%跌落到20%,那么绝不意味着每年上涨50%的股票变为每年上涨20%,而是根据新的20%增速的PEG估值模型,使得股价立即下跌60%。
我们知道,所谓房产市值,只是边际交易的价格投影。一个小区3000套房子,即使一年只成交了3套,其成交价格如果是10万,小区的所有业主也都会认为自己房子的价值就是10万。但如果所有人都卖出,实际这个价格是支撑不住的。
也就是我去年发文时说过的,万物皆周期和庞氏。
所以,当觉察到经济增速不再时,我们要果断置换高估值资产。
要么置换到局部可能高增长的区域,要么更换为低估值的美元或日元资产。
最后,我们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货币贬值是操盘手可以为所欲为的吗?
显然不是!除非全球只有你一家公司。
简单的说,货币增速 = GDP增速 + 通货膨胀
当GDP增速没有了,货币增速就只剩通胀,因此会被极大限制。除非不要汇率了。
而当人们根据历史经验开始坚信货币贬值时,镰刀就变换了它的方式。
新镰刀的名字叫做毒资产,或者换个文雅的名字,叫高估值资产。
它也许能一次性把你过去的所有积累和未来的预期收入一把收割掉。而作为对手盘,就成了他们的第三层套利。
十几年前,我在东京秋叶原工作,我当时有个关系不错的日本朋友,从东京大学毕业后就在学校附近创业。
由于秋叶原离东京大学仅1公里多,所以我们常在下班后约了一起吃饭。
在我们经历物价飞涨的时代下,他们却成长在物价几乎没有变动的岁月,同时也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泡沫经济。
本文很多套利方法和认识都是来自于当时我们两个完全不同背景的年轻人的交流。
在过去的20年,中国的房价,房租,物价,工资都涨了很多倍,也可以说货币贬值了很多倍。
但从日本人的视角看,这20年人民币却没有任何贬值,相反,人民币在日本的购买力,比20年前更强了。
因为人民币只是坚持兑美元没升值,但相对日元还是有略微升值的。
我看了十几年前我在日本租的房子,现在可以用更少的人民币租到了。
造就这一切的,是这20年强劲的经济增长。
今年经济开始复苏,我们核心关注的点,就是经济增速是否还能持续高于周边国家。
我们虽然有很多困难,但规模化也是我们的一个优势。我们没办法预测增速,所以我们只能持续关注增速。
赞(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