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胜利了,怎么说都是正确的。看站在什么立场,这两句话当然是站在我党的立场上的。 教员雄文《论持久战》定下了中国抗日的总方针,如果急了,那就违背了总方针,否定了总方针,证明总方针不正确,否定了教员的战略思想。教员曾经说:我们一定要利用这次抗战拿下全中国。拿下全中国,那必须有实力,力量从哪里来?当然要靠自己积累和发展,十年生聚,积蓄力量。试想,如果抗战一二年就结束了,比如中日和谈成功,这是可能的,从1937年到1941年这四年间,日本对国府发动了八次和谈。
抗战初期,当时的德国大使陶德曼就出面调停中日冲突,和谈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成功。日方提出的条件并不太苛刻,连白崇禧等高级将领都认为“如果只是这样的要求,那还打什么仗呢”?但因日方的条件中有一条,就是蒋介石必须放弃权力,所以和谈无法进行下去。
那时中共还没有发展起来,无法与国民党抗衡,而苏联也不可能出兵占领东北,中共是没有力量和国民党争天下的。所以抗日战争急不得,不打个八年十年,哪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壮大?
日本投降时,中共各根据地大员们都在延安整风呢,为把这些各地的首长们尽快送到前方,好去接受日军投降,准备内战,还巧妙的借用了美军飞机。可见当时中共高层是预计抗战一时还不会结束,且得打一阵子,急不得。
至于解放战争拖不得,既然中共有了战胜国民党的实力,战争已经打到国民党精锐尽失,败相已显,当然就要一鼓作气,尽快结束战争,这是常识,为何要拖呢? 中共打完三大战役后,国民党望风而逃,兵败如山倒。中央进驻北平,斯大林催促中共尽快建国,中共当时并没有强烈的紧迫感,对国际政治也缺乏了解。刘少奇秘密访苏,斯大林询问中共何时建国,刘回答定在1950年元旦,因为全国还没解放,需要较长时间筹备建国事宜,斯大林说别等到元旦了,应该尽快建国,以防美国干预。于是刘少奇发电报回国转达了斯大林的意见,老大哥发话,中央当然唯命是从,于是决定定在49年10月1号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就是解放战争拖不得的由来。
其实从国共内战时美国的态度来看,美国不太可能军事介入。比如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在国民政府搬迁到广州后,苏联大使馆都随国民政府去了广州,而美国使馆却留在了南京,这就证明美国是在向中共递橄榄枝。所以解放战争不是拖不得,而是没必要拖。
赞(34)